首页

搜索 繁体

红楼之挽天倾 第499节(2 / 2)

&esp;&esp;还是那句话,这并不是一个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现代社会,哪怕是现代社会,又能怎样?

&esp;&esp;死刑犯进了监狱,还能发明窨井盖立功减刑……

&esp;&esp;怎么,你不服气吗?

&esp;&esp;宋皇后转过宛如海棠花芯的脸蛋儿,细声细气道:“母后,臣妾倒是听得只言片语,说是忠顺王弹劾贾赦向边境走私贩私,已经供认不讳。”

&esp;&esp;冯太后闻言,心头已有几分明了,问道:“这触犯了刑律,皇帝是怎么处置的?”

&esp;&esp;“陛下交付有司推鞠,具体后续处置,臣妾也不知详情。”宋皇后轻声道。

&esp;&esp;冯太后一时沉吟不语,转头看向贾母,道:“荣国太夫人,前朝之事,从来是皇帝拿着主意,如今既在有司鞠问,自有律法可依,如是议贵,应无生死之忧。”

&esp;&esp;八议制度,大汉律法设以专章阐述,而十恶不再其列,走私贩私显然没有牵涉到十恶。

&esp;&esp;贾母哭道:“罪妇不敢请求法外开恩,只是荣国一脉,香火无人奉祀,罪妇已逾古稀之年,没有几年好活,唯一所虑者,来日无香火供奉荣国先祖,如今长儿、长孙不孝,唯二房可还称孝顺。”

&esp;&esp;不得不说,贾母这一策,颇得高明二字,由冯太后给予恩典延续香火,天子允准,正合孝道。

&esp;&esp;冯太后默然会儿,明了其意,轻声道:“前日,我读着话本,上面似这般说,以孝治天下者……后面什么来着,总之是不断人香火,此言颇有道理。”

&esp;&esp;毕竟年纪大了,后面的话,就记不大清。

&esp;&esp;咸宁公主扬起清冷如雪的脸蛋儿,凤眸清亮、明澈,声音冷然,恍若飞泉流玉:“皇祖母,是以孝治天下者,不害人之亲,施仁政于天下者,不绝人之祀,这是宁国之主贾珩所着的话本。”

&esp;&esp;贾母:“……”

&esp;&esp;身形不由晃了晃,这里面还有珩哥儿的事儿?

&esp;&esp;下首的鸳鸯,连忙伸手相扶住贾母的胳膊,低下鸭蛋脸面,暗暗叹气。

&esp;&esp;晋阳长公主则是拿起茶盅,秀眉之下目光中涌起丝丝玩味。

&esp;&esp;冯太后道:“皇帝他御极以来,以仁孝治天下,自不会害人之亲,绝人之祀,荣国太夫人勿忧,先起来罢。”

&esp;&esp;终究一大把年纪,还跪着有些不好看。

&esp;&esp;宋皇后丹唇微启,柔声道:“母后,荣国一脉原有两支,除长房外还有二房,断绝香火倒不至于。”

&esp;&esp;荣国公既以一国之国号相封,按着周礼典制,爵位之存亡绝续才是宗庙祭祀香火传承绵延的标志,所以宋皇后此言,对也不对。

&esp;&esp;当然,宋皇后这是为自家丈夫说话,担心冯太后听了贾母的一面之词,妄自施恩。

&esp;&esp;贾母这会子,已在咸宁公主以及鸳鸯的搀扶下,站起身来,对宋皇后之语恍若没听到,自顾自道:“太后娘娘,罪妇二子贾政,另有一子,名唤宝玉,年方十二,性情纯良,可奉祀荣国先祖,还请太后娘娘恩典。”

&esp;&esp;祭祀虽常常在一起出现,但祭是偶尔性的祷告神灵,而祀则是常规的宗庙供奉,所谓:“祀者,嗣也,取其兴来继往之义。”

&esp;&esp;郑国太夫人看着那老妪,暗道,为了子孙,一大把年纪,真是不容易了。

&esp;&esp;乐善郡王王妃看向贾母,捏着手帕,心头同样唏嘘不已。

&esp;&esp;其实,两家逢年过节都有着走动。

&esp;&esp;冯太后诧异问道:“宝玉,可是那个衔玉而生的?”

&esp;&esp;当初宝玉衔玉而生,颇为神异,神京城中无人不知,就连冯太后也听说过其名。

&esp;&esp;贾母精神一振,暗道有希望,连忙道:“太后娘娘,就是宝玉,如今二房不孝子贾政现任工部员外郎,膝下只宝玉一人成丁,由其奉祀荣国香火,正合适。”

&esp;&esp;这时候自然没有提到贾兰,在贾母看来……贾兰太小,还是个孩子,宝玉年龄就不小了,都知道调戏丫鬟了。

&esp;&esp;冯太后却没有顺势应着,而是对一旁的宋皇后,道:“香火祭祀,不可乱了长幼之序。”

&esp;&esp;宋皇后心头一喜,因为她似是听到了一些言外之意,什么叫长幼之序,她为母仪天下的皇后,她生的儿子,自然当为皇太子才是。

&esp;&esp;晋阳长公主静静听着,不知为何,心头只觉一阵好笑,那张艳丽无端的脸上现出浅浅笑意,道:“母后所言甚是,只是香火传承还好,可以私相授受,爵位为国家名器,咱们在这儿自说自话,终究还是皇兄来拿主意。”

&esp;&esp;宋皇后:“???”

&esp;&esp;晋阳,究竟什么意思?

&esp;&esp;冯太后点了点头,看向自家女儿,道:“荔儿说的是这个理儿。”

&esp;&esp;贾母闻言,心头一急,不由抬眸看向那说话之人,见是晋阳长公主。

&esp;&esp;暗道,这位公主,好不晓事,怎么在这儿多管闲事。

&esp;&esp;冯太后转而又看向贾母,宽慰道:“荣国太夫人,此桉既尚在鞠问之中,当先看皇帝的意思,来人,去前殿问问。”

&esp;&esp;这等老人过来,也不能真的不理会,显得天家太过刻薄,但帮到哪一步,还需斟酌。

&esp;&esp;荔儿倒也提醒了她,因此事不好太过干涉。

&esp;&esp;冯太后昔年以一普通宫妃而熬到现在,性情虽可谓坚韧、隐忍,但如何会因荣国府之事惹崇平帝不快?

&esp;&esp;非亲非故的……

&esp;&esp;不多时,就在贾母眼巴巴的焦急等待中,那嬷嬷去而复返,行礼道:“娘娘。”

&esp;&esp;“大明宫那边儿是怎么主张?”冯太后问道。

&esp;&esp;嬷嬷道:“太后娘娘,陛下跟前儿内监说,内阁已拟了旨。”

&esp;&esp;“哦?”冯太后面色顿了下,道:“怎么处置的?”

&esp;&esp;“神威将军夺爵,与其子一同流放到贵州。”那嬷嬷说道。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